热词: 公交车站 酒店 餐饮 医院 更多
手机版 欢迎使用8684!
  • 概要
  • 旅游
  • 历史
  • 地理

      泸水县位于云南省西部偏北,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南部,东经9934•一99’09北纬25‘33•一26‘32• 之间。东靠碧罗雪山与兰坪、’云龙两县相邻,南接保山市,西与腾冲县和缅甸联邦共和国毗邻,北连福贡县。县域东西横距58公里,南北纵距95公里,国境线长136.24公里,总面积 3203.04平方公里。沪水县西汉时属益州郡的比苏县;宋代属金齿郡;明未清初置老窝、登埂、卯照、鲁掌、六库五土司,分属大理府的云龙县及永昌府的保山县;1951年2月,泸水县人民政府成立,现隶属怒江傈僳族自治州。
  泸水县辖六库镇、鲁掌镇、片马镇、老窝乡、上江乡、大兴地乡、称杆乡、古登乡、洛本卓乡,共3镇6 乡,71个村民委员会,2个社区居委会。人口民族 总人口15.5万人,境内有傈僳、汉、白、彝、景颇等21个民族,少数民族人口13.3万人,占总人口的86 %。
  泸水县地处享有“东方大峡谷”美誉的横断山脉南端纵谷区,东部的碧罗雪山与西部的高黎贡山夹怒江由北向南纵贯全境,地势北高南低,呈“V”字地形,最高海拔4161.6米,最低海拔738米。全境气候因海拔差异,有明 显的立体气候特征,分为亚热带、温带、寒带等7个气候带。
  泸水这块美丽、富饶、亟待开发的峡谷明珠,物华天宝,气候宜人,资源丰富,是一块物阜源兴的风水宝地。是中外各界有识之士来投资兴业,商务考察,贸易经商的热土。我们坚信,泸水的明天将更加美好,泸水人民必将昂首阔步走向辉煌的21世纪。泸水县境内除非金属矿产品以外还蕴藏着较丰富的锡、钨、铅、钼、铜、铁、锌、硅等十多种贵重金属矿。其分布为;石缸河、志奔山、称戛部分村均为大锡产地。五权树、岩房、鲁祖均为钨产地。上江为铜、铁矿产地。称戛自把村为铅、锌的主产地。古登乡加夺玛为铝主产地。据专家考察锡、钨、铅、硅的贮量极为丰富,现已建厂投产,并远销国内外。其它矿产品均属待开发项目。泸水县人民迫切希望国内外客商到我县考察投资开发各种矿产资源。老窝乡是我县煤矿主产地,欢迎投资建场开采。
  泸水大理石资源十分丰富。主要分布在高黎贡山东坡,长达110多公里的怒江两岸。品种有汉白玉、羊脂玉、雪花白、雪里翠、贡翠、贡红、彩花、水花、点绿等。其它还有水晶石、电气石、绿柱石等。被人们称为地下宝库。


 
   三江并流概述
 
  “三江并流”的三江,是中外闻名的金沙江、澜沧江和怒江。位于东经98°——100°30',北纬25°30'——29°区域滇西北横断山脉纵谷之中。这三条同源于青藏高原的大江,在云南省西北部地区并肩而流约170多公里,穿越于担当力卡山、高黎贡山、怒山和云岭等崇山峻岭间,其间澜沧江与金沙江最短直线距离为66.3公里,而澜沧江与怒江的最短直线距离仅18.6公里,构成了世界唯一的“江水并流而不交汇”的奇特景观。
   金沙江由北东去??长江,最终流入太平洋。澜沧江由北南下缓缓而流,穿越国界便成了国际河流湄公河的上游。怒江从北南下奔腾急湍进入缅甸便成了萨尔温江的上游。这两条河最终流入印度洋。
   “三江并流”区域包括云南省西北部的迪庆藏族自治州、丽江地区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,总面积约为3.5万平方公里。这一区域海拔变化呈垂直分布,从760米的怒江干热河谷到6740米的卡瓦格博峰,可谓是“一天有四季,十里不同天”。这里既有高山峡谷、雪峰冰川等地质遗迹,又有激流险滩、森林草甸、高原湖泊等自然风光,同时还是世界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地区之一,共汇聚了5000种以上的高等植物和800余种动物,珍贵的滇金丝猴、亚洲象、野牛等都在这里寻找最后的避难所。
   “三江并流”景区内有包括虎跳峡、怒江大峡谷、梅里雪山、泸沽湖、碧塔海、玉龙雪山等海内外闻名的11处自然奇观。同时这里还有丰富的人文景观,共有汉、藏、纳西、傈僳、独龙、普米、怒族等16个民族的80多万人,是世界上罕见的多民族、多文字、多语言、多种宗教信仰、多种生产生活方式、多种风俗习惯并存的汇聚区,受到国内外人文学界的高度重视。长期以来,“三江并流”区域一直是科学家、探险家和旅游者的向往之地,他们对此区域显著的科学价值、美学意义和少数民族独特文化给予了高度评价。三江并流地区1988年经中国国务院批准设立为中国国家级风景名胜区。2002年1月,“三江并流”风景区由国家正式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报世界自然遗产。
 
   “三江并流”国家公园(重点风景名胜区)位于青藏高原东南缘云南省西北部。区内,怒江(萨尔温江上游)、澜沧江(湄公河上游)和金沙江(长江上游)自北向南并肩而行,穿越于横断山脉的担当卡山、高黎贡山、怒山和云岭等崇山峻岭间,故名“三江并流”。
   三条江在横断山区平行流动约170公里,流经云南省西部的迪庆藏族自治州,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和丽江地区。“三江并流”区域面积三万四千多平方千米,海拔从760米的怒江河谷到6740米的卡瓦格博峰,高差近6000米。区域内有众多雪山、冰川、高山湖泊、开阔的高原面以及典型的高山峡谷地貌。


 

 
   泸水西汉时属益州郡的比苏县。东汉、西晋、东晋时属永昌郡。宋代属金齿郡。明末清初置老窝、六库、登埂、卯照、鲁掌五土司,分属大理府的云龙县及永昌府的保山县。民国2年(公元1913年)为边防需要,将五土司地设为泸水行政委员区,仍保留土司制度,隶属腾越道。民国18年,云南沿边一线设置督办,泸水属第一殖边督办公署(驻腾冲)管辖。民国21年,改设泸水设治局,仍属腾冲督办公署。民国26年抗日战争爆发后,泸水先属第六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,后属第十二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(驻保山)。民国37年1月,泸水由十二区改属第十三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(驻维西),同年11月又划回归第十二区管辖。1950年1月13日泸水宣布和平解放,同时成立泸水人民临时政务委员会,设署于鲁掌,同年6月1日成立泸水设治局,隶属于保山专区。1951年2月,成立泸水县人民政府。1954年,怒江傈僳族自治区成立,泸水由保山专区划归怒江区管辖。
   泸水地处横断山脉南端的滇西纵谷区:东部碧罗雪山与西部高黎贡山夹怒江由北向南纵贯全境,呈“v”字地形,地势北高南低;县境东西最大横距58公里,南北最大纵距95公里;东西两大山脉纵横交错,高峰林立,最高海拔达4161.6米,最低海拔为738米。全境气候按海拔差异呈垂直型分布,有着明显的立体气候特征,其中分为南亚热带、中亚热带、北亚热带、暖温带、温带、寒温带、亚寒带、寒带等7个气候带。县城鲁掌镇年平均气温为15.1 ℃,极高气温32.5℃.极低气温-O.5℃;日照年平均值为1971小时;年平均无霜期达281天;年平均降雨量为1199.1毫米。
   特殊的地理环境,多样的气候类型,构成境内极为丰富的自然资源,被生物学家誉为“植物王国”、“哺乳动物祖先分化的发源地”、“世界雉鹛类的乐园”。遗憾的是,由于泸水地处偏僻,交通闭塞,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前,长期受帝国主义的蹂躏,封建农奴制度的束缚,致使境内丰富资源得不到利用,经济文化十分落后,各族人民只能在饥寒交迫中苦苦挣扎。
 

 
   三江并流概述
 
  “三江并流”的三江,是中外闻名的金沙江、澜沧江和怒江。位于东经98°——100°30',北纬25°30'——29°区域滇西北横断山脉纵谷之中。这三条同源于青藏高原的大江,在云南省西北部地区并肩而流约170多公里,穿越于担当力卡山、高黎贡山、怒山和云岭等崇山峻岭间,其间澜沧江与金沙江最短直线距离为66.3公里,而澜沧江与怒江的最短直线距离仅18.6公里,构成了世界唯一的“江水并流而不交汇”的奇特景观。
   金沙江由北东去??长江,最终流入太平洋。澜沧江由北南下缓缓而流,穿越国界便成了国际河流湄公河的上游。怒江从北南下奔腾急湍进入缅甸便成了萨尔温江的上游。这两条河最终流入印度洋。
   “三江并流”区域包括云南省西北部的迪庆藏族自治州、丽江地区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,总面积约为3.5万平方公里。这一区域海拔变化呈垂直分布,从760米的怒江干热河谷到6740米的卡瓦格博峰,可谓是“一天有四季,十里不同天”。这里既有高山峡谷、雪峰冰川等地质遗迹,又有激流险滩、森林草甸、高原湖泊等自然风光,同时还是世界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地区之一,共汇聚了5000种以上的高等植物和800余种动物,珍贵的滇金丝猴、亚洲象、野牛等都在这里寻找最后的避难所。
   “三江并流”景区内有包括虎跳峡、怒江大峡谷、梅里雪山、泸沽湖、碧塔海、玉龙雪山等海内外闻名的11处自然奇观。同时这里还有丰富的人文景观,共有汉、藏、纳西、傈僳、独龙、普米、怒族等16个民族的80多万人,是世界上罕见的多民族、多文字、多语言、多种宗教信仰、多种生产生活方式、多种风俗习惯并存的汇聚区,受到国内外人文学界的高度重视。长期以来,“三江并流”区域一直是科学家、探险家和旅游者的向往之地,他们对此区域显著的科学价值、美学意义和少数民族独特文化给予了高度评价。三江并流地区1988年经中国国务院批准设立为中国国家级风景名胜区。2002年1月,“三江并流”风景区由国家正式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报世界自然遗产。
 
   “三江并流”国家公园(重点风景名胜区)位于青藏高原东南缘云南省西北部。区内,怒江(萨尔温江上游)、澜沧江(湄公河上游)和金沙江(长江上游)自北向南并肩而行,穿越于横断山脉的担当卡山、高黎贡山、怒山和云岭等崇山峻岭间,故名“三江并流”。
   三条江在横断山区平行流动约170公里,流经云南省西部的迪庆藏族自治州,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和丽江地区。“三江并流”区域面积三万四千多平方千米,海拔从760米的怒江河谷到6740米的卡瓦格博峰,高差近6000米。区域内有众多雪山、冰川、高山湖泊、开阔的高原面以及典型的高山峡谷地貌。